世界已经大范围的电子化、程序化,未来世界运行规律大量都是有计算机控制,无论孩子将来往上面方向发展,在学习计算机编程过程中掌握的思维方式对孩子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要不要让孩子去学编程呢?答案是肯定的。
从开头的信息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对于编程的重视程度也是越来越深,普及范围及程度也在逐步扩大。作为国家级战略推进,少儿编程教育将是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基础,只有从中小学开始打下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才能在将来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高科技人才。
“Everybody in this country should learn how to program a computer… because it teaches you how to think.” – Steve Jobs“
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如何写计算机程序……因为它教你如何思考。” ——史蒂夫-乔布斯
正如乔布斯所说,学习计算机科学,他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思考,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创造。计算机科学中编写程序是独有的过程和方式,给了人们如何创造一个事物在方法论层面上的启迪。它培养了儿童思维模式,引导儿童戒掉游戏瘾,让儿童掌握一门技术,并培养编程兴趣。
家长如何参与少儿编程教育?
很多家长都是计算机的小白家长,对计算机编程基本上一窍不通,家长该如何参与孩子的少儿编程教育呢,如何引导孩子学习呢?需要从以下四点开始着手。
1
激发孩子的兴趣
编程学习强调孩子的主动性,从趣味场景和游戏入手,更有助于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孩子由对外界事物的好奇而产生的兴趣,往往是驱动其学习的最强动力,编程也是如此。
这时候,家长们就要适时扮演起孩子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孩子心中栽培下兴趣的种子,在“游戏”的同时接触和掌握编程知识,锻炼编程思维。
2
引导孩子正确方向
想了解孩子是否感兴趣,首先是要让孩子先接触学习,尝试之后孩子自己就会给出答案。引导他去发现这个复杂体系中,最简单而有趣的部分。每一次掌握一个知识点,立即获得一个实践性反馈,就是建立熟悉感的过程。
家长通过引导,让孩子了解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需要一步步分解的,就像机器人运作,是需要一个又一个连续指令来实现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就会习惯性地沿用这样的思维模式,主动面对问题拆分问题,从而找到方向。
3
陪伴就是最好的帮助
虽然孩子学习编程时,大部分家长无法像在辅导孩子其他科目时帮助孩子解答专业知识,但这并不代表家长不能陪伴孩子一同学习编程。我们可以帮忙记录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进展,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
4
适当的鼓励与赞扬
我们也要对孩子积极投入的过程进行适当地表扬和鼓励。但是要注意不要一味地表扬孩子的天分和才智,而是对孩子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努力与策略,坚持与进步多多夸奖。
这样的表扬不但能最大限度地塑造孩子的韧性,也能有效激发孩子持续学习的动力。
学编程有什么用?
1
培养“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编程思维的核心,其实是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一个较小的模块,而其中的一些模块应该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预先设计好这些模块之间的联系,逐个实现这些小模块之后,再把它们都整合到一起——这种能力对于解决任何问题都有帮助,也是让孩子学习编程最大的收获之一。
2
“调试”这个过程所体现的价值
没有人能一次把程序写对,写完之后一运行,总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进行“调试”。
调试对于孩子来讲其实是个很痛苦的过程,有时候调了半天还是不行,就很有挫败感。但这个过程恰恰能锻炼很多能力:比如怎样找到问题出在哪里,其实有很多技巧和方法;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敏锐的观察力——这些都是放在任何领域都很有用的能力。
为什么说学编程要趁早?
3岁-16岁,是孩子通过学编程培养抽象逻辑思维的最佳年龄。专家表示,孩子在8岁左右开始形成抽象逻辑思维,如果孩子在3-16岁学编程,利用好这个黄金期,那么突破逻辑思维的局限不是问题。
逻辑是很抽象的,是很难通过语言文字去表述的。编程正是通过可见的代码、工具、运行结果,去不断梳理抽象的逻辑思维,再通过动手实践把抽象思维具象化地表现出来。
其实,对于孩子来讲,任何兴趣课的学习,最后能不能成为以后工作职业发展的方向并不是确定的。但是,我们依然有很多家长会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去学。据很多家长讲,这不过是提供更多孩子未来可选择的方向,而不是一味地为了出成果。
当孩子掌握了优秀的思考方式,也掌握了一个好用的工具平台后,便是让孩子们大胆创造的时候了,正是让孩子们放手创造的阶段,鼓励孩子们积极分享,进行创意的碰撞。甚至走进专业编程学习的阶段。
文章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