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专业的热度连年上涨,已连续三年位于百度专业大数据热榜首位。各院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智能+工科”专业的新闻也从未中断,吸引了大量高中生与家长的目光。
正值高考报名季,今天就一起聊一聊,“钱”景无限的人工智能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是学什么的?
1
人工智能是通过人工构建的方式在人类生命体以外实现智能化行为的专业,涉及到智能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等等。
人工智能的发展基础是计算机科学,长期以来,人工智能都是属于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研究方向,直到近年来人工智能专业迅速发展,国家为推动国内人工智能专业发展,将这一专业提升到一级学科,因此,人工智能专业的基础与计算机科学的知识是密不可分的。
人工智能专业涉及到的子领域十分广泛,按照研究领域划分,主要包括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等,除去这些主流方向,一切与智能相关的研究方向都可以成为人工智能或其他智能类专业的研究范畴。
2022 强基计划
1
36所高校2022强基入围分数线及入围结果已全面公布!
2022强基入围线整体不高,断档范围大,与去年相比最高降71分,最低460分就能冲刺985,报考强基的同学真的赢麻了!
因为强基计划只实施了三年,历年参考的报考数据不多,再加上是强基新政不断的发生变化,那么,2022年各校强基入围分数线呈现什么趋势?对目前的高中孩子乃至初中生有哪些启示?一起来看!
强基分数线是否下滑?
01
首先就是很多家长关注到的,今年有很多学校强基的分数线都有下滑,对于一些低中分入选的孩子绝对是最大的利好,说明孩子可能降较多的分数就可以进入理想的大学!
今年各校强基入围分数线除了显而易见的有所下滑之外,多所高校还出现了断档的情况,一般发生在教育欠发达地区以及化学、生物、物理等专业。
强基分数线变化透漏出哪些趋势?
01
一、强基入围数据逐步成熟,更具参考价值
受入围比例扩大、新增考前确认环节等政策影响,2021年强基入围分数线出现大幅断档现象存在必然性。
2022年强基计划政策趋于稳定,大部分高校调整不大,因此与2021年相比分数线跳动幅度缩小。
2022年强基入围数据逐步成熟,对低年级考生家长来说更也具参考价值。
02
二、给2023届、2024届考生哪些启示?
(1)研究各高校入围分数线发现,很多学校分数线真的不高,而且报名操作很简单。460+就能冲击985,报考强基的同学真的赢麻了!对同分段没报强基的同学是一种降维打击!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强基无疑是考生进入名校的纯附加途径,建议符合条件的考生一定抓住机会报考。
(2)尽管2022年入围分数线与2021年相比断档不明显,但也有很多报高、报低、报空以及捡漏的现象发生,暴露考生家长强基报考中部分问题,如对政策吃不透、定位不准、规划缺失等问题。因此,建议成绩优秀、意向强基的高二、高一优秀考生务必引起重视,提前规划,并关注研究报考政策。
03
三、对于竞赛生,强基计划有天然优势!
强基计划对于五大学科竞赛获奖孩子可以破格录取~越是顶尖的高校越看重考生竞赛经历。
去年,清华、北大强基录取占比大约在全部招生渠道的30%,其中北大破格考生占了12.59,非破格考生19.14%。也就是说破格考生人数和高考入围考生人数几乎是差不多的。清华虽然没有公布,但是一般和北大相差不多。
而且,在高考入围的这部分同学中,还有很大比例是手握竞赛省一的,所以实际竞赛生比例比纯统考考生要高。
因此,小编建议竞赛生,尤其是省一、省二的同学,如果高考成绩能达到入围,不妨试一试。
# 02
有多少学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
自2018年教育部设立本科人工智能专业后,各大高校紧跟发展形势,纷纷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截至2022年初,已有440所本科院校设立人工智能专业,其中2018年35所、2019年180所、2020年130所、2021年95所。
和学科培训以及艺术培训相比,编程课还算“小众” 对于父母而言,自己懂得编程的人并不多,真的自己就懂编程的家长可能都996去了,没时间管孩子的课外班;要么就自己在家教了。
这就导致许多家长会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所“迷惑”,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 03
人工智能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国家也高度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2021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新职业——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报告中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目前缺口超过500万,国内的供求比例为1:10,供求比例严重失调。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是指从事与人工智能相关算法、深度学习等相关的多种技术的分析、研究、开发,并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设计、优化、运维、管理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人工智能专业就业方向有科学研究、工程开发、计算机方向、软件工程、应用数学、电气自动化通信、机械制造等。随着人工智能的持续火爆,越来越多求职者的求职方向转为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特别是偏基础层面的岗位。以算法工程师为例,供应增幅超过100%。
从薪酬来看,人工智能的就业薪资目前处于各个行业薪资水平前列。随着当前人工智能企业增多,人工智能人才的紧缺程度加剧。
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编程,因为它将教会你如何思考。
——苹果创始人 乔布斯